古巴端迪 Kruba Duangdee

古巴端迪 Kruba Duangdee

師傅於佛歷2449年4月24日(公元1906年)生於清邁府(Changwat Chiangmai),當時處於泰王拉瑪五世統治時期。他的父親叫袍烏(Phor Aoob),他的母親叫梅贊(Mae Chan),他們家姓素緹勒(Suttilerd)。

古巴端迪的父母有八個孩子,他排行第七。他有一個妹妹,三個哥哥和三個姊姊。

11歲時,他陪同父母前往南奔府(Changwat Lampoon)向一位赫赫有名的高僧供奉食物。那位高僧不是別人,正是古巴洗威猜(Kruba Srivichai)。當時,古巴洗威猜住在帕塔照哈瑞奔柴寺(Wat Phrataat ZhaoHariphunchai)(即龍南奔寺Wat Luang Lampoon)。古巴洗威猜第一次見到年輕的端迪時就被他吸引住了,他要求小男孩走上前來。

古巴洗威猜非常喜愛小端迪並給他講了許多佛教故事。與生俱來的天賦讓古巴洗威猜慧眼識珠,發現了端迪,他預言這個男孩很特別,於是囑咐端迪的父母允許他將來出家,追求自己的命運,成為一位擁有眾多信徒的傑出高僧。

回家後,年輕的端迪請求父母允許他去廟裡學佛法。他的爸爸帶著供奉品(Khan Khaw Tok Dok Mai米飯與花)和端迪去塔贊比寺(Wat Thachampee)探望古巴波提瑪(Kruba Pothima)。在當時政治動盪的時期,古巴波提瑪教導小端迪讀書寫字。一段日子後,古巴波提瑪搬到附近的斯本葛寺(Wat Sriboonrueng)擔任住持。而端迪則留在塔贊比寺在新住持古巴馨哈(Kruba Singha)的指導下繼續學習。不幸的是,沒多久古巴馨哈就過世了。

照顧寺廟以及教育塔贊比寺孩子們(當時寺廟也作學校使用)的重任落在了沙彌信高(Sammanen Singh Keaw)身上。然而在古巴馨哈的火葬之後,信高離開了僧伽(Sangha,即佛教團體)成為了白袍法師(Kalawat,學習法術的俗家弟子)。

有那麼一段時間,廟裡沒有和尚居住。在此期間,端迪接管了這座寺廟並維護和保持禪房(Wiharn), 佛殿(Ubosot) 和 寮房(Kuti)的清潔,包括每天向佛像例行的供奉(供水,供花,點燈)。

三年後,塔贊比寺周圍的信徒邀請古巴索帕(Kruba Sohpa)前來擔任住持,他是「Tambon Tungsatoke」地區的一級督察(Zhao Kana)。信徒們蜂擁而至來迎接這位高僧。眾所周知,他和古巴洗威猜一樣,度過同樣次數的守夏節(Pansa)。

端迪從古巴索帕那裡學會了帕薩蓬莫(Pasa PeunMuang,當時省份的地方語言,很可能是蘭納語)。古巴索帕決定帶著端迪再去見一次古巴洗威猜,當時,古巴洗威猜身在清邁監督寺廟的修繕工作,這也是他定期要做的事。

佛歷2462年(西元1919年),端迪和古巴洗威猜見面了,古巴洗威猜高興極了!古巴索帕也堅信並重申端迪會成為一位擁有眾多信徒的傑出高僧。古巴帕索建議端迪在帕辛寺(Wat Phra Singh)正式出家,之後便可以與古巴洗威猜的孫子奈辛檔(Nai Singh Dam)相識,他是那裡的白袍法師。奈辛檔是古巴洗威猜唯一信任幫自己剃頭的人(僧侶的頭髮長到兩根手指的寬度後必須要剃頭)

端迪在帕辛寺出家成為沙彌,授戒師(Preceptor)是古巴索帕。幾天後,端迪被送去清邁與古巴洗威猜一起生活,照顧他的日常起居,同時跟著他學習。透過這次的經歷,沙彌端迪學會了歪帕梭蒙(Wai Phra Suadmon,向三寶誦經的不同方式,早中晚各不同)、囊甘瑪坦(Nang Gammatan,靜坐)、布察坎哆麥(Bucha Khandokmai,供奉佛像)以及寺廟的建造。

沙彌端迪21歲時,他回到塔贊比寺,向古巴索帕表達了自己想要受戒並成為比丘(Phra Song)的心願。因為古巴索帕和古巴洗威猜都是他的老師,他希望獲得他們的準許和祝福。於是古巴索帕跟古巴洗威猜討論後,同意端迪立即受戒成為比丘,並回到古巴洗威猜身邊繼續學習。

佛歷2470年(西元1927年)3月12日星期日,端迪受戒成為了比丘。古巴索帕是他的授戒師(Preceptor),朵賓寺(Wat Don Bin)的古巴湯馬森(Kruba Thammasen)是他的第一位羯磨師(Announcing Teacher),馬可通路寺(Wat MaKuptongluang)的帕庫斑雅(Phra Kru Panya)是他的第二位羯磨師(Anncouning)。儀式在清邁的薩拉比寺(Wat Salaphee舉行,他的法號為蘇帕托(Supattho)。

古巴端迪與古巴洗威猜一起雲端學習,一直到28歲。後來,古巴洗威猜被指控非法入侵森林保護區,也被指控為薩滿(PeeBoon,巫師),他被逮捕並被帶到曼谷。這是泰國北部非常混亂的特殊時期,許多和尚也都遭到不同的罪名指控並被捕。古巴索帕和古巴斑雅不得不逃往緬甸並建立自己的禪房(Wiharn Phra Puttabat HungHoong)並永不回泰國。然而,端迪逃脫了大部分的指控。

佛歷2480年到2481年(公元1937年到1938年)的某個時候,古巴洗威猜被宣判無罪釋放並回到了南奔府。他在贊泰威寺(Wat Chamthewee)過世,享年61歲5個月21天時,當時古巴端迪32歲

古巴端迪繼續實施古巴洗威猜的功德,週遊行善並修建佛堂。在佛歷2484年(西元1941年),古巴端迪35歲時,他也幫助古巴阿披猜考比(Kruba Zhao Apichai Pahkhaopee,古巴洗威猜的大弟子)在塔贊比寺建造禪房。

在古巴洗威猜火葬後,古巴阿披猜考比拿了幾小片古巴洗威猜的頭蓋骨(galohk)分別放在桑多寺(Wat Suandok)和孟傘寺(Wat MeunSarn)。

清邁湄登縣的信徒請古巴端迪幫忙建造一座寺廟,之後被命名為帕明龐馬貴寺(Wat Pah Miang Pang Ma kluay)。因為這個地方在森林深處,有容易學習和練習靜坐。古巴端迪很喜歡這個地方,花了七年時間在這裡練習靜坐。

古巴索帕要求古巴端迪把那些他去緬甸前在塔贊比寺未完成的幾項建築修建完畢。

當古巴端迪回到塔贊比寺來完成這些任務時,他已經42歲,並已成為「Tambon Tungsatoke」地區的一級督察(Zhao Kana)。他在佛歷2520年(西元1977年)12月5日被授予帕古(Phra Kru) 級大師的稱號(Phra Kru Chan Pratuan Zhao Kana Tambon)。佛歷2530年(西元1987年)12月5日,他再次被授予資深帕古稱號(Phra Kru Sunyabat ChanTho Phrasuphatsrilakhun)。

古巴端迪鼓勵一般百姓透過親自參與社區基礎設施發展來積攢功德,例如鋪路、建佛堂和佛塔,以及搭橋、建造學校和醫院。

古巴端迪於佛曆2553年2月6日去世,享年104歲,度過了83個守夏節。泰國公主瑪哈·扎克里·詩琳通(Maha Chakri Sirindhorn)作為貴賓參加了古巴端迪的葬禮。

返回網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