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贊蓬是婆康瑪一脈的,沒有社群帳號,也極少對外發售聖物。師父這一脈其實大部分都是以控噶盤,瑪哈烏為主的法術,擋險,擋槍傷都是非常厲害的!
很難說出阿贊蓬是哪一年真正開始成為「阿贊」的。年輕時人們甚至不知道他修行。他的修行是在山林之間,是在田埂,是在牛棚,是在穀倉,是在日常生活中完成的。他出身在一個法術盛行的村莊nam khiao村那一帶,從他祖父那代開始就是「法術」的村落。在那一帶法術不是什麼秘密,而是一種日常,治病,日常生活,出行哪樣都可能和法術有關。
阿贊蓬的父親告訴他,這一帶的人常常彼此鬥法。根本不像現在這樣躲著藏著,相反,每個人都想證明自己法術更高一籌。於是,小時候的阿贊蓬從父親那裡學起。父親教他背誦咒語,經文,學習一些簡單的法術,認識灣植,還沒成年就能獨立處理一些“小問題”比如解除口舌,清除負面能量,那時還不叫“阿贊”,只是“那個誰家的孩子,也懂一點法”。
成年後繼續學習法術包括擋險,辟邪,擋槍傷,又學習了一些控靈法等黑色科目後來阿贊蓬並不滿足於這些法術,開始離村學法。他知道村裡人會法術的終究有限,而外面的師父更厲害。
他一個村一個村地找,一位老師一位老師地拜訪。最初在村裡學的是控噶盤以及瑪哈烏這是他最看重的兩個能力,也是他後來最為人稱道的地方「如果要細數老師,總共有幾十位。」阿贊蓬自己說,「每位老師擅長的都不同,有人精於降頭,詛咒,有人專修化解詛咒,降頭,還有人專門做人緣,他全都學過,能施,能解,也能平衡。他一直認為,一個真正的阿贊,不能只會一種法術。
他在幾十位師父中,最尊敬的是婆康瑪,一位以多面法術聞名的師父,阿贊蓬曾為了成為其弟子,親自前往農田幫忙種田、砍柴,一年後才被認可為正式弟子,也是婆康瑪早期弟子之一。後來婆康瑪看重阿贊蓬的能力以及心性品行端正,並將阿贊蓬認做義子。
阿贊蓬對婆康瑪的敬重,不僅因為其法術,更因為其品格。在阿贊蓬心中,婆康瑪是一位樣樣精通的師父,無論是加持聖物、幫人解厄、辟邪護身、甚至是口傳教法,加持的聖物多次展現不可以思議的力量。
跟隨婆康瑪繼續完善在村里學的兩個法術,瑪哈烏,控噶盤,兩大擋險,擋槍傷的法術,阿贊蓬知道婆康瑪的擋險擋刀槍法術厲害,阿贊蓬並不滿足於這兩種法術,又從婆康瑪學習了咩打瑪哈尼勇(超級人緣)沖蠟(幸運,好運)除了護身術法與人緣招運外,阿贊蓬亦從婆康瑪師父學得多項法門,包括:
Ton Khun Sai ya Mon Dam解除降頭、驅除黑法Lai Phuti Winyan Chu Rlai驅逐惡靈與邪性亡魂Kuokhun pi Winyan Hai Rri Chai召喚並使役靈體為己所用設立本宅土地神壇,使磁場安穩,住宅和順等諸多法術不斷將自己的法術完善,當阿贊蓬全部學習完後,已經過去幾年了後來婆康瑪將給阿贊蓬正式傳授「ขันครู」(這是一種類似托盤的禮器,用作接受傳承,接受法脈),象徵著阿贊蓬已完整繼承這一脈的法門,成為婆康瑪所認可的法脈繼承者之一。自此,阿贊蓬被正式視為繼承人之一。
婆康瑪製作過不少護身符,傳聞中「槍擊無效」的事情也不少。有一次,有人想“試試法力”,於是來找婆康瑪挑戰。師父要他自己拿槍朝自己射擊,子彈根本打不進去。對方便問是否還有其他弟子也有這種「刀槍不入」的能力。婆康瑪說我有一個義子也會這個法術。
阿贊蓬本人並不誇耀,但每次人們請他驗法力,他也從不推辭。 「有人想試,他就讓人來。他不怕別人帶槍試,因為他相信自己的法術是真正從老師手中學來的,有傳承的法脈。
阿贊蓬所製作的聖物並不多,大多數也沒有大規模公開。有些是為村裡的人護身,有些是為化解不必要的麻煩。
阿贊蓬本人並不誇耀,但每次人們請他驗法力,他也從不推辭。 「有人想試,他就讓人來。他不怕別人帶槍試,因為他相信自己的法術是真正從老師手中學來的,有傳承的法脈。
他說,有人拿他的聖物去試過,真槍實彈,打不進去。翻譯說看過那個視頻,但師父不願公開,所以翻譯也沒辦法要來。這種事他沒大肆宣揚,反而語氣很平淡,好像只是說明一個事實。
但師父也坦言,現在開始有些人想藉他的名義賺錢,找他合作做牌,訂製牌。師父並沒答應。他說現在很多事不好說,所以他也越來越少講聖物的事。就像他說的:“想做牌的人多,真正修行的人少。”
即便如此,那些佩戴過師父聖物的人,仍然在用他們的方式記錄著師父聖物帶來的改變。
例如師父製作的坤平,必達,崇迪在當地非常推崇,反饋也是無數,阿贊蓬的信眾大部分都是泰國本地人,他們津津樂道的就是阿贊蓬的坤平給他們帶來了什麼,改變了什麼,獲得了什麼這都是真實的。
(資料出自:【思無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