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守夏節

泰國守夏節

對許多外國遊客來說,關於泰國的節慶脫口而出的可能就是潑水節和水燈節了。但在泰國還有一個讓人充滿的驚喜的節日-守夏節เข้าพรรษา / Buddhist Lent Day。泰國的守夏節亦稱坐守居節、入夏節、入雨節等,在每年泰曆八月十六日舉行,雖然很冷門但卻是泰國最重要的佛教傳統節日。

守夏節在泰文裡叫 Khao Phansa(เข้าพรรษา),中文發音類似於考攀薩,「Khao(เข้า)」 意為進入,「 Phansa(พรรษา)」則是「雨季」之意,這個字其實是源自梵文,僧人在進入雨季後需安居在寺廟中,不應外出。

傳說最開始時僧人修行無論冬夏都會行腳,但這事引來不少民眾的抱怨,他們覺得僧人們在雨季時外出既踐踏植物,也傷害許多小動物,僧人們聽到民眾的抱怨後,就前往佛陀前請求指引,於是佛陀就說:「僧人們啊,從今天起,我允許你們在雨季時安居」。之後到了進入雨季之時,僧人們就留在寺中靜心修學。

主要城市:曼谷 清邁

守夏節當天全國會放假一天,活動通常是從早上到晚上。大致活動可分為清晨布施,午間各方自主組織的巡遊及其他活動,以及晚上的巡燭儀式。

早晨的時候,信眾會帶一些物品到寺廟布施給僧人,通常是飯菜、傳統糕點等食物,也可以是一些日常生活用品,像是牙刷、牙膏等,還可以帶上蠟燭貢獻給他們。寓意是一方面給寺廟的僧侶提供吃跟用的物品;另一方面也算是獻給自己已故的親人食用。

布施結束後,各方會用不同的活動來紀念這個節日,有些還是挺有趣的:比如說不同主題的巡遊,有些是學校組織,有些則是公司組織;或者寺廟舉行的鑄蠟燭儀式,大家輪流把蠟燭水倒入一根空柱中,待凝固成型後,僧人會把蠟燭然後誦經,據說這是祝福大家的生命都能充滿陽光。

到了傍晚,便來到整個守夏節最高潮的部分。寺廟裡會舉行盛大而隆重的儀式,大家手持蓮花、蠟燭、香來到寺廟,然後繞著寺廟轉三圈,以示對佛的尊敬。

小眾城市:烏汶府 大城府

在烏汶府會舉行盛大的蠟燭節活動,每年都會吸引上萬的遊客前來參與。一大早大批的民眾就會聚集到路旁,等待活動開始。隨著歡快的音樂聲和舞蹈表演,遊行宣告開始。 除了泰式音樂舞蹈,還有大學生或公司組織的遊行、蠟燭公主巡遊等活動。重頭戲當然是載著蠟燭的花車,巨型的蠟燭雕刻多是以佛教故事或人物為主。

而在大城府下的Phakhai縣在守夏節時,會在Ladchado河上舉行水上巡遊活動。人們會用鮮花等飾品把遊船裝飾得十分漂亮,船上載著送往寺廟的蠟燭,五彩繽紛的遊船看起來非常壯觀。

返回網誌